Now Loading

月份:2022年9月

又是一年秋招季!代理人脱落叠加史上最难就业季,保险公司们更青睐哪类人才?

又是一年秋招启幕,据预测,2023年应届毕业生数量将达到1174万人,相较于2022年的1076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近年来,应届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史上最难就业季”所代表的年份也一再延后――几乎每年都是“史上最难就业季”。应对这一趋势,考研、考编、考公等名词频繁登上搜索,与之相对应的,是舆论围绕考编明星、小镇做题家等展开的激烈交锋。经济步入转型期,新冠疫情步入第三年,围绕就业产生的焦虑仍在增长。就业而言,近年来在“减员增效”的主流趋势下,险企缩减低绩效分支机构、保险中介成批注销等话题也备受关注。有媒体统计,2022年上半年,共计1405家分支机构退出市场。当然,有机构退出,也有机构新设,只不过新设数量远远低于退出数量。2022年上半年,险企新设立分支机构只有487家。当然,更受关注的数据还是保险个人代理人数量的锐减。根据银保监会近期发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保险公司在保险中介监管信息系统执业登记的销售人员570.7万人。这一数值较2021年底的641.9万人减少了71.2万人,较2019年底顶峰时期的973万人下降逾400万人。外勤数量的下滑,也让人们很自然地关注起了保险业的内勤的就业情况,行业性的减员增效之下,前台外勤代理人数量的大幅下滑会否波及中后台的内勤员工?目前,部分险企的秋招工作已经正式开启,慧保天下梳理部分公司官网发现,大多数险企已经不再发布详细的秋招岗位数量,少数公布招聘数量的险企,其秋招规模较之去年大多出现了一定缩减。不过,也有一些新的趋势值得关注,如泰康保险集团选择了逆势扩招,秋招数量较去年翻倍增长;保险公司对于某些岗位的招募数量也有所加大,最典型的,科技类专业人才;此外,在对于毕业生的招聘和培养上,保险公司也更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多家险企均推出了专项计划。01头部险企招聘规模有所缩水,泰康逆势翻倍 进入“金九银十”招聘季,多家险企已启动2023年度校园招聘工作。具体来看,四大保险央企中已有三家发布招聘计划,分别是()集团、()、中国太平,截至9月23日,仅有中国信保尚未公布秋招计划。且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公布了招聘计划,多数险企也并未公布具体招聘数量。国寿集团是少数公布了招聘数量的险企之一。9月16日,国寿集团正式启动2023年度校园招聘,8家子公司总部及分支机构共提供了4877个岗位,较去年的6340减少1463人,下降幅度超过23%。其中,需求量最大的是三家核心子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财险公司、广发银行。中国人寿寿险公司计划招聘1951人,较去年同期的3085人下降超过三成;相较而言,国寿财险降幅较小,此次计划招聘1263人,去年同期为1418人,下降10.93%;广发银行同样微减,本次计划招聘1535人,去年同期为1702人,降幅为9.8%。值得注意的是,在发布校招计划的同时,中国人寿寿险公司还发布了2022年专项社会招聘计划――“猎鹰计划”,主要招聘销售管理类及金融科技类人才。具体来看,招聘单位是总部直属的研发中心和数据中心,销售管理类主要为支公司的领导班子成员、市公司本部销售部门的部门级人员以及销售条线的骨干员工,科技类的主要是研发中心、数据中心的骨干员工及省公司、市公司的科技骨干员工。另外两家央企的秋招计划也在开学季便早早启动,中国人保与中国太平均于9月2日发布校园招聘计划,其中,中国人保本次未披露具体招录人数,而去年同期人保系统招聘人数超过4000人;中国太平公布了招聘数量,其由集团牵头,携14家子公司累计发布10大类岗位,共计划招录486人,相较去年同期的850+,降幅明显。除开上述三家央企,其他上市险企中,()、()、众安保险尚未公布招聘计划,()则于9月9日发布了招聘计划,共招录14大类人才,招录人数未披露。非上市险企中,泰康保险集团于9月16日发布全球校园招聘计划,于9月21日正式启动宣讲,连续6天依次进行全集团综合场、集团总部、泰康人寿、泰康养老、泰康在线、泰康资产、泰康健投的空中宣讲,计划招录七大专业122个工种,合计提供2000+职位,而去年同期为1000+,人数翻倍。此外,部分中小型险企也同步开启了秋招进程,例如,工银安盛人寿于9月16日正式启动2023年度秋季校园招聘,计划招聘海内外毕业生130人;中银保险于9月13日启动秋招,总计划招聘200人。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体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保险业为贯彻落实“稳就业”“保就业”,还在行业层面组织了一些公开招聘活动,例如,仅今年以来,保险业协会就已经分别于4月和8月两次举行线上招聘和行业专场直播带岗招聘活动,合计提供接近2000个岗位。02数字化转型驱动,科技类人才更受青睐 近几年,随着保险业转型深入,数字化成为重点发力方向之一,如何更好应用已经积累的数据,如何应用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寻找行业新的突破点、构建行业新的价值链,也已成为各家公司的战略重点。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科技类人才成为保险公司们的“心头好”,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巨头们不仅期待用科技实现效率提升、降本增效,还希望利用数字化赋能业务模式创新,链接产业链路,拓宽行业生态。例如,随着“科技国寿”不断推进,中国人寿集团科技方面的人员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此次共招聘1030人,较去年930人又增加了100人,涨幅超过10%。且在增加人数的同时,中国人寿集团还非常注重抢时效。今年其金融科技类招聘,是在集团正式启动2023年度校园招聘前,于8月24日提前启动的。将信息科技定位为公司基本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中国人保,同样也进行了科技专项的校园招聘,于9月2日与整体秋招计划同时发布。中国人保提出“卓越保险战略”,将“建立数字化支撑的发展基础” 确立为“1+7”战略框架中七大举措之一。中国人保表示,积极运用科技手段赋能产品、定价、营销、核保、理赔、资管等保险业务全价值链,持续推动业务和科技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保险数字化和智慧化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保虽未公布科技类岗位具体招聘人数,但可以看到的是,其将科技类的重要性提升到空前的高度。在其官网网申页面,职位投递列表整体分为科技类岗和综合类岗两大类,并且科技类岗位置居前。泰康保险集团也不例外,也设立了科技专场的招聘。除开常见的技术研发类、类、测试运维类岗位,泰康保险集团还将人工智能作为招聘的重点,包括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数据研发、数据分析等岗位,专业方面也对焦到更具有门槛的机器学习、模式识别、自动化等。03各类专项计划高速扩张,人才培养更聚焦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体人才招聘数量有所收窄的同时,在特定领域特定方向,一些保险公司纷纷设立起了专项计划,只为培养更符合要求的人才。中国人寿:“展翼计划”高速扩张,今年招募人数较去年增长近4倍在去年基础上,中国人寿今年延续了“展翼计划”。“展翼计划”是中国人寿重点打造的应届生人才招聘及培养项目,由总公司统筹,分公司实施,通过多种定制化培养手段,主要培养销售管理及金融科技的青年领军人才。具体来看,培养举措更加精准聚焦,分类实施,金融科技类包括专业培训、内部轮岗、上下交流、任务历练、导师辅导五大环节,销售管理类包括实战历练、导师辅导、轮岗交流、专业培训、追踪考核、多向择岗等六大环节。今年,中国人寿共有35家分公司进行“展翼计划”校园招聘,合计招聘889人。而去年,共计有49家重点城市分公司进行“展翼计划”2022年度校园招聘,共计招募180人,今年招募人数较去年增长近4倍。泰康集团:千人计划12年,打造中层管理者和核心骨干2010年12月,泰康人寿在北京大学启动了“泰康人寿未来十年人才储备计划”,截至目前,该计划已实施12年,而公开数据显示,泰康千人计划已招录超过4400人。千人计划是泰康专为校园招聘打造的培养计划,用来培养泰康未来的骨干人才。千人计划通过集中培训、定期交流、机构实践、导师指导等环节对职场新人进行培养与锻炼,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管理能力、职业素养。据悉,千人计划培养期共分为初期、中期、长期三部分,初期目标是2年内成为所在系列的基层骨干力量,打造为中层干部的“储备人才”,中期目标是3年后成长为基层管理骨干和业务骨干、技术骨干,长期目标是5年后逐步成长为中层管理者和核心骨干。中国太平:实行长期管培生计划,要求更高软实力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作为将管理总部设在香港的中管金融企业,对于未来管理人才的培养,仍采取了管培生的方式。例如,针对在总部香港工作的信息科技类及市场营销类管培生,中国太平采取了更长期的培养方式,深入挖掘人员特性。从岗位职责可以看到,中国太平将进行为期18个月的TET项目培训,培训计划包括纵向和横向两部分,纵向是针对特定工作领域,以深化专业知识为目的,横向是提高个人能力为目的。在计划完成后,将根据每个学员的表现和兴趣在选择职能流和工作领域时实施双向内部选拔。而对于想要加入管培生计划的候选人,除开学历以及优秀的学习成绩,以及能在香港工作的相关签证外,对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软实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任职资格里,中国太平要求候选人拥有:优秀的沟通技巧和演讲技巧、出色的商业头脑和分析能力、主动性强和学习速度快、良好普通话和中英文书面及口语能力。从求职者角度来看,在福利待遇方面,2023保险公司秋季校招,仍具有较大吸引力。除开一般企业都提供的“五险一金”,很多保险公司还会增加“险”和“金”,提供“六险二金”,即在“五险一金”基础上增加补充医疗保险、意外险等其他商业保险,以及企业年金等养老保障。此外,针对目前社会压力加大等现状,还有企业提供一站式的健康关怀和管理。对于一二线城市的求职者来说,更令人心动的是公司还会提供住房补贴等福利。< END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慧保天下。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吴静草

  • 2022年9月28日

鲤城创新基层治理新模式

泉州网9月27日讯 日前,鲤城区委主要领导带队前往开元街道、海滨街道,实地调研街道综合执法中心改革及“党建+”邻里中心建设等工作开展情况。在海滨街道综合执法中心,调研组一行详细了解中心管理系统架构、执法队伍建设、日常巡查调度等情况,看望慰问中纪委选派跟岗干部,并召开座谈会,就当前中心运行机制存在问题与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交流探讨,寻找解决办法。据了解,海滨街道综合执法中心将辖区划分为3大片区、8个一级网格,并按照“一支队伍管执法”原则,将各部门人员融合重构,分为4支日常巡查组和2支执法督察分队,不断强化制度建设,实现“协同+共治”,并因地制宜打造庄府巷、涂门街等示范街区,带动综合执法工作深入开展。调研组强调,综合执法中心建设是整合优化基层执法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街道及相关部门要优化人员结构,科学调配人员力量,将公安、城管、市场监管等各个模块统筹联动起来,实现“1+1>2”的效果。要加强队伍建设,细化职能分工,通过业务培训、建章立制等方式进一步提高队员执行力,打造一支业务精通、纪律严明、规范高效的执法队伍。要建立会商机制,强化部门协作,建立部门间沟通渠道,延伸工作触角,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信息网络,实现执法工作全覆盖、无死角。要及时总结经验,定期总结经验、寻找不足,巩固治理成果,不断完善工作指引,形成有利于推动综合执法改革的长效机制。“中心都有哪些功能布局?”“目前改造进展如何?”在开元街道新春社区“党建+”邻里中心,调研组详细了解中心功能布局、建设进度等情况。据了解,开元街道新春社区“党建+”邻里中心位于裴巷27号,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社区聚焦周边居民群众及来鲤游客需求,整合周边资源,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建设运营,设置非遗研习所、文化旅游驿站、邻里茶空间、长者食堂等“近邻”特色空间,打造独具“世遗点”文旅体验的邻里服务中心。调研组强调,建设“党建+”邻里中心是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的重要载体,街道社区要以党建为引领,结合自身特色,建设充满温馨氛围的“近邻”空间。要科学规划、合理选址,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充分整合辖区资源,转变服务理念,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拓展便民服务功能,把邻里中心打造成为群众有事想得到、办事找得到、没事想去聚、有难靠得住的党群连心之家。当天,调研组一行还前往开元街道综合执法中心、海滨街道笋浯社区“党建+”邻里中心、鲤城区第二幼儿园等地实地调研。(赖良德

  • 2022年9月28日
  • 友情链接